「我從小就住安置機構,爸媽把我丟出去。」16歲阿朋談到不快的童年,語氣相當平淡。他是加入「逆風劇團」的非行少年之一,去年,劇團帶著包括阿朋在內的3位少年環台60天,足跡遍布10多個縣市、30多間少年觀護所、安置機構、育幼院等,在旅程中勉勵與成長。這些故事化為「夢想列車環島巡迴特展」,昨起開展,讓大家知道這群所謂的「歹囝仔」,只是少了打磨發亮的機會。
阿朋說,從小不知道什麼叫家,也因較早出社會,看得比同齡人多一些,這趟環島旅程,看到很多跟他差不多遭遇的孩子,「滿可憐,但沒辦法,有些人注定窮苦,有些人被打,這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」。這趟旅程,他第一次看見那麼多事物,也更認識自己。
「逆風劇團」是全台灣第一個以中輟、高關懷少年所組成的劇團,3位23、24歲的創辦人成瑋盛、邱奕醇、陳韋志,都曾經歷逆風、偏離體制與社會的航道,是被稱為「問題少年」的小混混。他們18、19歲時勇敢創立劇團,透過戲劇、藝術陪伴,以自身經歷幫助近百位逆風中的孩子,找到正確方向。
「逆風劇團」去年帶領3位非行少年環台60天,昨起分享旅程故事。 記者魏莨伊/攝影
成瑋盛表示,這次環島的3位孩子都來自安置機構,除了阿朋,小馬的父親早逝,國中就自己賺錢照顧弟妹;絲瓜與奶奶相依為命,奶奶卻因阿茲海默症,見絲瓜一回家,便報警說他要殺人。即使成長過程缺乏家庭溫暖與愛,絲瓜仍透過環島,看見偏鄉需求,更願意伸出援手,「劇團應該要更擴大,幫助暗處的他們。」
成瑋盛表示,透過環島走訪育幼院、少觀所、中介教育機構,與機構的孩子一起編寫劇本、演戲,讓孩子知道,他們不只是少觀所內的一組編號,而是有名有姓、要為自己感到驕傲,未來離開少觀所,都可成為心中想成為的樣子。
「夢想列車環島巡迴特展」民眾戴上耳機,可回到照片拍攝當下。記者魏莨伊/攝影
在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5樓舉辦的「逆風劇團夢想列車巡迴特展」,展示這趟環島旅程中,少年觀護所孩子們所寫的親筆信。民眾戴上耳機,可回到照片拍攝當下,主舞台區則輪播環島紀錄影片,以及3位環島逆風少年講座分享,展期至2月9日,開放時間為9時到17時。